?在精密色差測量中,SCI(包含鏡面反射光)和SCE(排除鏡面反射光)是兩種關鍵測量模式,直接影響顏色數(shù)據(jù)的準確性和適用場景。以下是東莞市中特精密儀器(假設品牌)色差儀中SCI與SCE的區(qū)別詳解:
1. 定義與光學原理
模式 | 全稱 | 原理 |
SCI | Specular Component Included | 測量時包含鏡面反射光(即物體表面的直接反射光),反映總阿反射率(顏色+光澤)。 |
SCE | Specular Component Excluded | 測量時排除鏡面反射光,僅捕捉漫反射光,更接近人眼實際觀察效果(忽略高光影響)。 |
2. 核心區(qū)別對比
對比項 | SCI模式 | SCE模式 |
測量數(shù)據(jù) | 包含表面光澤的影響 | 僅顏色本身,排除光澤干擾 |
適用表面 | 高光澤(如金屬、陶瓷) | 啞光/粗糙表面(如布料、紙張) |
重復性 | 更高(受探頭角度影響小) | 較低(對探頭位置敏感) |
行業(yè)應用 | 涂料、塑料、電鍍層質檢 | 紡織品、印刷品顏色管控 |
3. 中特色差儀的實際操作示例
以東莞市中特ZT-650色差儀為例:
- SCI模式:
- 用于檢測汽車漆面,確保顏色+光澤一致性。
- 數(shù)據(jù)更穩(wěn)定,適合產線快速檢測。
- SCE模式:
- 測量啞光包裝盒印刷色,避免反光導致誤判。
- 更貼近客戶肉眼驗收標準。
4. 如何選擇模式?
- 選SCI:
- 需要客觀記錄材料整體光學特性(如光澤度要求高的產品)。
- 國際標準(如ISO 7724)通常推薦SCI。
- 選SCE:
- 模擬人眼在自然光下的顏色感知(如家具、紡織品)。
- 客戶驗收以肉眼為準時使用。
5. 注意事項
- 校準一致性:切換模式后需重新校準白板。
- 數(shù)據(jù)不可直接對比:SCI與SCE測值無數(shù)學換算關系,需分開記錄。
- 中特儀器設置:部分型號(如ZT-850)支持自動切換SCI/SCE,通過菜單鍵選擇。
東莞市中特精密儀器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1 【BMAP】【GMAP】【后臺管理】 訪問量: 【百度統(tǒng)計】【粵ICP備2023095888號】
技術支持:【東莞網(wǎng)站建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