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色差儀是仿照人眼感色原理研制的精密儀器,其各部分名稱及功能如下:
一、總體組成
色差儀主要由照明系統、探測系統和數據處理系統三大部分組成。
二、具體部分名稱及功能
1. 照明系統
* 光源:通常選用發光效率較高且光通量穩定的鹵鎢燈,或者A光源、C光源、D65光源等,這些光源能夠模擬不同的照明條件,如日光、完全輻射體發出的光等。
* 光學系統:由透鏡和隔熱玻璃組成。光源發出的光經過凸透鏡后變成平行光,再經隔熱玻璃濾掉紅外和紫外部分后作為載波作用于被測對象。
2. 探測系統
* 光學變換:通過光接受器、積分球、擋板、濾色片等實現光信號的接收和處理。這些組件能夠捕獲被測對象反射或透射的光,并將其轉換為可處理的光信號。
* 光電轉換:光電探測器接收光學變換后的光信號,并將其轉換成易于處理的電信號。這些電信號包含了被測對象的顏色信息。
探測系統還有多種測量/觀察方式,如“0/45”、“45/0”、“d/0”和“d/8”等,其中“0/45”是模擬人眼觀察角度而設計,光源由45°角射入,0°角進行測量;“d/8”積分球式色差儀則是用一內壁涂白的球漫射照明樣品,在8°角測量。
3. 數據處理系統
* 數據處理:包括放大電路、A/D轉換、中央處理器等部分。這些組件對光電探測器輸出的電信號進行放大、轉換和處理,得到被測對象的顏色數據。
* 顯示與輸出:通過顯示器顯示顏色數據,如L*、a*、b*值等,并可能支持打印輸出或數據存儲、導出功能。這些功能使得用戶能夠方便地查看和記錄測量結果。
三、總結
色差儀的各部分緊密配合,共同實現對物體顏色的精確測量和分析。照明系統提供穩定的光源和光照條件,探測系統捕獲并處理光信號,數據處理系統則負責將光信號轉換為顏色數據并進行顯示和輸出。這些功能使得色差儀在油漆和涂料、紡織品、塑料、印刷、汽車和食品等多個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