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測長機校準規范2018
一、引言
本規范旨在確保測長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規定測長機的校準標準、校準方法、校準頻率、校準程序以及校準報告的編制。本規范適用于各類測長機的校準工作。
二、校準標準
1.校準應依據國際或國家認可的相關標準進行,包括但不限于IS 10360系列標準和其他相關標準。
2.校準應使用經過溯源和認證的校準器具,如高精度長度測量機、干涉儀等。
3.校準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環境溫度、濕度、振動等環境因素的影響,確保校準結果的準確性。
三、校準方法
1.絕對測量法:通過將被測長度與標準長度進行比較,直接得出測量結果。這種方法適用于長度范圍較大的測長機。
2.相對測量法:通過比較兩個被測長度之間的差異,得出測量結果。這種方法適用于需要測量較小長度差異的情況。
3.干涉測量法:利用光的干涉現象進行長度測量,具有較高的精度和穩定性。適用于高精度測量需求。
四、校準頻率
1.首次使用或重新安裝后的測長機必須進行校準。
2.根據使用頻率和測量精度的要求,制定合理的校準周期。一般情況下,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校準。
3.如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測長機存在異常或測量結果不穩定,應立即進行校準。
五、校準程序
1.準備工作:包括檢查測長機外觀、清潔測量面、預熱等。
2.安裝校準器具:將校準器具安裝在測長機上,并調整至適當位置。
3.進行校準:按照選定的校準方法,進行長度測量,并記錄測量數據。
4.數據處理:對測量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,得出校準結果。
5.調整測長機:如校準結果不符合要求,應對測長機進行調整或修理。
6.復查校準:對調整后的測長機進行復查校準,確保校準結果符合要求。
六、校準報告
1.校準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:
2.測 長機的基本信息(型號、編號、生產等)
a. 校準時間、地點、人員等基本信息
b. 校準方法、器具、環境條件等校準條件
c. 測量數據、校準結果及處理過程
d. 校準結論及建議
e. 附件(如校準證書、測量數據表格等)
3.校準報告應由校準人員簽字確認,并加蓋校準機構公章。
4.校準報告應妥善保存,作為測長機使用和維護的參考依據。
七、其他
1.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生效,原有相關規范如與本規范不符,以本規范為準。
2.本規范解釋權歸校準機構所有,如有任何疑問或爭議,請與校準機構聯系。
3.校準機構應定期對校準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,確保其具備相應的校準技能和知識。
4.在執行本規范過程中,如遇到特殊情況或問題,應及時向校準機構報告,并根據校準機構的指導進行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