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東莞市中特精密儀器提供的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清晰度(分辨率)差異顯著,具體選擇取決于觀測需求:
1. 電子顯微鏡(EM)
- 分辨率更高:
電子顯微鏡使用電子束成像,波長極短(可達0.002 nm),理論分辨率在0.1~0.2 nm(透射電鏡)或1~20 nm(掃描電鏡),能清晰觀察納米級結構(如原子排列、病毒、材料晶格等)。
- 適用場景:
- 材料科學(如半導體、納米材料)
- 生物學超微結構(細胞器、蛋白質復合體)
- 需高真空環境,樣品通常需特殊制備(如金屬鍍膜、超薄切片)。
2. 光學顯微鏡(OM)
- 分辨率有限:
依賴可見光(波長400~700 nm),理論分辨率約200 nm,實際放大倍數通常不超過2000倍,適合觀察微米級結構(如細胞、細菌)。
- 適用場景:
- 生物活體觀測(如血細胞、組織切片)
- 快速檢測、教學或工業質檢(如PCB板、紡織品)
- 操作簡便,無需復雜制樣。
3. 中特精密的儀器特點
- 若其電子顯微鏡為透射電鏡(TEM),分辨率可達原子級別;若為掃描電鏡(SEM),則表面形貌成像更立體,但分辨率略低。
- 光學顯微鏡若配備超分辨率技術(如STED、SIM),可能突破衍射極限,但仍遜于電鏡。
結論:
- “更清楚”取決于目標尺度:
- 看原子/納米結構→選電子顯微鏡。
- 看細胞/微米級缺陷→光學顯微鏡足夠,且成本更低、操作更便捷。
建議直接咨詢中特精密,提供具體型號和參數(如電鏡的加速電壓、光學鏡的物鏡數值孔徑),以便精準對比。